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市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深入定点帮扶村开展农业技术指导
第五届周商大会生物经济产业对接会成功举办
2025年全国保密宣传教育月 | 共筑保密防线,公民人人有责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主要从事果蔬精深加工研究。
先后主持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成都市重点研发支撑计划及企业委托项目6项,参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四川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四川省“十四五”育种攻关等项目10余项。在《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s》《In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食品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猕猴桃人工催化、益生菌发酵果汁、混菌发酵果酒等果蔬加工成套技术与工艺,开发了果酒、果汁、果酱、冻干果蔬粉、真空油炸果蔬脆片等产品20余个。
四川农业大学博士,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西华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四川省果露酒行业新生代领军人物。
主要从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分离中的应用,在离子液体法制备功能纤维、离子液体捕集SO2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完成和正在实施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5项,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大中型企业项目等。编写英文专著1个章节(Springer 出版);在Nature Commun., Green Chem., Chem. Commun., AIChE J.等期刊共发表SCI论文63篇,SCI他引2500余次,单篇引用 > 100次的论文6篇,最高单篇他引368次,H-index为26;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9项,其中授权专利17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4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受邀做主题报告等6次;获得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6年荣获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研与管理工作交流特等奖(全所共4名),2017年被评为“过程优青”,同年获得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2022年荣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致力于探究基于生物大分子的运载体在肿瘤新抗原肽递送和肿瘤个性化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化学修饰的多肽稳定策略和新型疫苗佐剂研发等工作。
目前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 nano,Advanced materials,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Carbon,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16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3项。同时申请PCT专利2项,其中一项正在申请进入欧美等国家阶段。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一项广东省粤深联合基金项目和一项博士后基金项目。此外,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揭榜挂帅”项目和深圳市高新区发展专项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深圳湾实验室免疫平台负责人、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财税法学、应急管理法学、立法学、法理学、货币法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鉴定成绩良好),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厅级科研项目6项(含重大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项目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7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完成与财政、货币相关的研究报告4篇;发表学术论文45篇,19篇发表于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新华文摘》摘编1篇;获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厅科研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青年文化英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南省法理法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货币宪法研究中心主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字法学与依法治水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作物信息无损检测与智慧农业技术。
目前,主持完成国家自科基金青年基金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间合作项目课题1项省级科技攻关1项,参与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成果鉴定2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建立了果蔬表型参数高通量检测系统,通过对果蔬表观进行三维重建,能够实现果蔬外部品质的精确、快速识别,为果蔬采摘与品质分级提供数据支撑,成果发表相关SCI论文5篇,授权发明专利1件,出版著作1部;设计了一种桁架式双孢菇选择性采摘机器人,实现了对双孢菇快速、低损、有选择性的采摘,成果发表相关SCI/EI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从事工作(研究方向):安全科学与工程、矿山安全、煤层气开发。
兼任《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青年编委、《煤田地质与勘探》青年编委、《煤炭科学技术》青年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Technology科学编辑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省部级纵向课题等项目5项,以骨干身份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等项目12项,发表论文60余篇,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参编著作5部,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科技奖励12项。
重庆大学学院学科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中煤集团新集公司外部技术专家、山西煤炭学会千人专家。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