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适度加工
新质生产力
花生及油菜籽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资源,其中油菜籽年产量约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40%,每年可提供约700万吨菜籽油和800万吨以上菜籽饼粕,在我国油脂加工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我国的花生加工利用主要是以制油为主(全国约有 50%以上的花生是用于制油),也是良好的食用油和植物蛋白来源。然而传统油料加工产业存在感官品质差、营养素流失、品质保障技术体系缺失三大难题。传统加工工艺中炒籽的高温、螺旋压榨的高剪切作用,易导致花生油品质的下降,产生焦糊风味,同时导致花生蛋白(PMI)的严重变性,不利于花生资源的深度开发。传统油菜籽榨油工艺则存在高温加工/精炼过程易破坏菜籽油中营养素,加速油脂氧化,并生成丙烯酰胺、苯并芘、反式脂肪酸等危害物的风险。本项目从油脂体结构改变对制油影响新角度,解析热处理对油脂体物性的影响规律,构建了油料适温处理技术,推动新型优质花生油、菜籽油等产品开发。本项目构建了红外辅助低温适度加工系统与植物油品质评价体系,突破了菜籽油适度精炼关键技术,形成了菜籽油绿色加工制造的产业化技术模式,结合副产物毒素脱除以及菜籽饼粕深加工技术,实现了油菜籽适度加工与副产物的高效利用,全面推动我国油菜籽加工产业的绿色健康升级与高质高效发展;针对花生油和花生蛋白加工过程中的品质、营养与安全问题,采用酶工程和物理低温短时处理等绿色加工新技术重点解决制约花生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周口市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赵欣欣
0394-8263606
zkscycxyjzxkyb@163.com
周口市文昌大道与天山路交叉口东南智慧岛4#3层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粮油精深加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