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42.5级水泥需水量的技术研究
产业落地
水泥粉磨企业不参与水泥熟料的生产,但通过试验研究在确保水泥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利用创新技术通过调整水泥颗粒级配,优化配料结构和质量指标,降低熟料消耗的方式,可以达到降耗降碳、节能增效的目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出贡献。长期以来,水泥粉磨都是在球磨机中进行的。近年来,水泥粉磨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磨机得到了改进,并采用了高效选粉设备,立磨和挤压磨也相继得到应用,大大降低了粉磨能耗,提高了粉磨效率。由于粉磨工艺的改进,对水泥颗粒的特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这些变化,以便工艺设备的改进和操作参数的优化,达到降低水泥需水量和节能降耗改善水泥性能的综合效果。水泥需水量是水泥在施工过程中加水多少的一种表示方式,通常是通过标准稠度用水量表示的。用水过多降低建筑物质量,研究表明,水泥比表面积为300~400m2/kg 时,如果水泥的粒径分布斜率和熟料反应活性不变,则水泥的比表面积每降低 100m2/kg,标准稠度需水量将减少 1.6%。德国水泥研究所曾对一些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进行过比表面积、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对水泥需水量影响的试验,水泥需水量与比表面积的相关性很强,随比着表面积的降低需水量下降明显。通过研究,合理调整磨机颗粒级配、衬板结构、改变水泥颗粒形貌和质量指标等举措,达到优化配料结构、降低42.5级水泥需水量的目的,从而达到降低碳排放、提高水泥适应性,提高混凝土质量的目标。
诚邀沟通
周口市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刘喜明
0394-8263603
zksccyzx@163.com
周口市文昌大道与天山路交叉口东南智慧岛4#3层
新材料技术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