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始祖"命名的伏羲实验室自正式投入运行以来,这个汇聚顶尖科研力量的创新平台持续发挥区域生物医药产业"最强大脑"作用,为周口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豫东地区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引擎,实验室聚焦"四个创新方向":新型中药制剂研发、药物分子结构优化、发酵工艺革新和药食同源产品开发,直指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蓝海。
"85人科研天团"是这里最亮眼的标签——15位教授领衔、72位博士组成的跨学科团队,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实验室首创"企业出题+科学家解题"协同模式,已建立药物研发中试、医用材料创新等四大攻关团队,实现高校智慧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周口师范学院伏羲实验室副主任吴长景说:"周口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很扎实,企业家的创新意愿也很强烈。我们团队将发挥‘推动器’的作用,把实验室打造成衔接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的创新枢纽。
记者在5000平方米的成果转化基地看到,现代中药制剂、化学药物等三大中试平台已投入运行。
周口师范学院伏羲实验室科研人员王彪说:这里既是科研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产业化的‘最初一公里’,目前,我们正在推进7个重点项目的市场转化。"
作为黄淮平原新兴的生物医药高地,周口已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高端制剂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伏羲实验室的投用,标志着"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全面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创新动能”。
周口师范学院伏羲实验室副主任吴长景说:“我们采用‘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的模式,配合中试基地,来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目前,我们已经承接四方药业、和济堂生物、巨鑫生物提出的一些产业发展当中的技术问题,我们正在给他们提供技术服务,那么我们也争取三年内,支持企业成为‘科技领军’企业。”
以人祖伏羲之名,立科技创新之志。这座豫东平原崛起的新型科研平台,正在用"实验室+中试基地+企业应用"的创新生态,书写着传统农业大市向科创高地转型的新篇章。
来源 | 周口广电融媒体